停息挂账是指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到期后未能按时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暂停计息,并将应计利息挂账,即将未收取的利息计入待收利息,以后再收取。
停息挂账是指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到期后未能按时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暂停计息,并将应计利息挂账,即将未收取的利息计入待收利息,以后再收取。
停息挂账法规和解读有以下几个重要要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商业银行有权根据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对不按照约定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借款人暂缓计息。
2.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和计息方法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在挂账期间对借款的计息方法和浮动幅度。
3. 根据《商业银行票据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票据持有人与付款人在协商之后,可以约定挂账停息。
4. 停息挂账一般是临时措施,银行会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来决定是否暂停计息。
5. 停息挂账并不代表免息,借款人在挂账期间仍需支付未结清的利息,在挂账期结束后,银行将根据协商约定或合同约定重新计息。
6. 停息挂账是一种对于借款人的临时宽限措施,银行在挂账期间会进行风险控制,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总体来说,停息挂账是商业银行对于未按时还款的借款人的一种宽限措施,其具体实施和解读会根据相关法规和合同约定来进行,借款人应在挂账期间积极与银行沟通,努力寻求解决方案,并及时还清未结清的利息。